| 论文名称 | 
  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| 
   发表期刊 | 
   发表时间 | 
  
  
   | 国外继承语习得研究新进展 | 
   张广勇 | 
   现代外语 | 
   2014/02 | 
  
  
   | 中国外语教学研究者国际期刊发表回顾与展望 | 
   张广勇 | 
 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| 
   2015/05 | 
  
  
   | 美国继承语教育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启示 | 
   张广勇 | 
 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3/06 | 
  
  
   | 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英语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与解决途径 | 
   张广勇 | 
   语言教育 | 
   2017/02 | 
  
  
   | 从权势到亲和:机构话语的文学性转变 | 
   肖唐金 | 
   当代文坛 | 
   2012/01 | 
  
  
   | 语篇意识形态与民族文化汉译英实践 | 
   肖唐金 | 
 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2/11 | 
  
  
   | 以兴趣催化教学——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| 
   肖唐金 | 
 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2/12 | 
  
  
   | 文体前景化:形式与意义 | 
   肖唐金 | 
 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3/04 | 
  
  
   | 名词化、汉译英拼音表达与文化软实力彰显 | 
   肖唐金 | 
   求索 | 
   2014/09 | 
  
  
   | 积极话语分析视野下的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英语译介 | 
   肖唐金 | 
 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4/12 | 
  
  
   | 英语情态多层次性与语篇意识形态的构建 | 
   肖唐金 | 
   南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5/01 | 
  
  
   | 翻译的距离:基于贵州本土文化的英译汉模式与实践 | 
   肖唐金 | 
 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7/06 | 
  
  
   | 试析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英雄叙事——以新浪体育频道NBA报道为例 | 
   刘泓 | 
   新闻窗 | 
   2013/10 | 
  
  
   | 库切与陀氏的跨时空对话——《彼得堡的大师》与《群魔》的互文关系 | 
   刘泓 | 
   文艺争鸣 | 
   2014/02 | 
  
  
   | 关于外语阅读焦虑研究的几点思考 | 
   刘泓 | 
 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6/07 | 
  
  
   | 浅谈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| 
   王葵 | 
  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| 
   2013/04 | 
  
  
   | 中外教育思维异同比较 | 
   王葵 | 
   中国校外教育 | 
   2013/07 | 
  
  
   | 从影片《刮痧》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 | 
   王葵 | 
   电影文学 | 
   2013/06 | 
  
  
   | 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景区语言景观研究 | 
   朱燕秋 | 
   贵州省翻译协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“语言文化与翻译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| 
   2016/12 | 
  
  
   | 会话中阐述性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| 
   项真珍 | 
   海外英语 | 
   2012/01 | 
  
  
   | 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词汇分层教学设计 | 
   项真珍 | 
 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5/12 | 
  
  
   | 论《红字》中的象征意义 | 
   项真珍 | 
   语文建设 | 
   2014/05 | 
  
  
   | J.Harmer的词汇教学观评述及其对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的启示 | 
   国天琴 | 
 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3/08 | 
  
  
   | 蓝译本《阿Q正传》中文化词的翻译策略探析 | 
   周世培 | 
 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5/08 | 
  
  
   | 汉英翻译中的省译 | 
   周世培 | 
 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2/12 | 
  
  
   |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Lu Xun's Stories | 
   周世培 | 
   海外英语 | 
   2015/01 | 
  
  
   | 母语迁移理论下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| 
   牛敏 | 
   长江大学学报(社科版) | 
   2013/05 | 
  
  
   | 英语写作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关系——一项实证研究 | 
   牛敏 | 
   考试与评价(大学英语教研版) | 
   2012/08 | 
  
  
   | “过程写作法”在EAP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 | 
   牛敏 | 
 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5/04 | 
  
  
   | 语用角度下《傲慢与偏见》中的人物对白的赏析 | 
   牛敏 | 
   语文建设 | 
   2012/06 | 
  
  
   | 影响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因素及其对策 | 
   牛敏 | 
 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| 
   2012/04 | 
  
  
   | 贵州省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技能培养与英美文学教学之关系研究 | 
   牛敏 | 
  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| 
   2012/05 | 
  
  
   | 同情表象下的批判实质——《罗莎蓓儿惊梦记》的隐性叙事进程 | 
   吴东京 | 
   外国语言文学 | 
   2018/04 | 
  
  
   | 《雾都孤儿》的服饰叙事 | 
   吴东京 | 
   外国语言文学 | 
   2017/12 | 
  
  
   | 电影《阿凡达》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| 
   吴东京 | 
 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4/12 | 
  
  
   | 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主要特征 | 
   赵亚麟 | 
 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2/06 | 
  
  
   | 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 | 
   张广勇 | 
 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| 
   2017/07 | 
  
  
   | 二语水平和量词类型对汉语量词结构习得的影响 | 
   张广勇 | 
   现代外语 | 
   Jan-17 | 
  
  
   | 国外汉语量词习得研究的进展与回顾 | 
   张广勇 | 
   《第二语言学习研究》 | 
   Sep-15 | 
  
  
   | 《道德经》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的抉择——论“道”与“way”的对应 | 
   朱颖 | 
 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2/06 | 
  
  
   | 英语专业学生“思辨缺席”的具体症状 | 
   朱颖 | 
   赤峰学院学报(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3/05 | 
  
  
   | 大学英语课堂危机现状调查研究 | 
   朱颖 | 
 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| 
   2016/06 | 
  
  
   | 浅谈外语教学中教师的评估能力 | 
   朱颖 | 
   贵阳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5/08 | 
  
  
   |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| 
   朱颖 | 
   课程教育研究 | 
   2016/06 | 
  
  
   | 图文模态间的学术机构身份构建 | 
   徐静 | 
 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4/08 | 
  
  
   | 英语学术语篇的标题语类结构潜势 | 
   徐静 | 
 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
   2015/04 | 
  
  
   | 英语教学中学术论文图文模态读写能力培养探析 | 
   徐静 | 
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 | 
   2015/05 | 
  
  
   | 英文媒介广告的机构身份图文实现模式 | 
   徐静 | 
   新闻战线 | 
   2015/03 |